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经典语录 >> 内容

树好家风守规矩 世代清廉传万家

时间:2015-11-17 7:17:30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 树好家风守规矩世代清廉传万家 近期,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荐了传统家族“湖南岳阳张谷英村”。这个位于湖南岳阳以东渭洞笔架山下保存十分完整的古建筑群落,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指挥使张谷英首建。这个已经延续26世的家族村落,因其后裔中无一名贪官而备受尊崇。 信守规矩是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世代清廉的奥秘。...

树好家风守规矩   世代清廉传万家


   近期,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荐了传统家族“湖南岳阳张谷英村”。这个位于湖南岳阳以东渭洞笔架山下保存十分完整的古建筑群落,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指挥使张谷英首建。这个已经延续26世的家族村落,因其后裔中无一名贪官而备受尊崇。

    信守规矩是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世代清廉的奥秘。追根溯源,还得从张谷英及其家族说起。“耕读继世、孝友传家”,这是张谷英家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内核,“孝当先、和为贵、勤耕读、崇廉洁”这是湖南岳阳张谷英及其后代历经数百年而形成的家训。在这种家训族戒的影响约束下,数百年来,湖南岳阳张氏家族出外为官者虽然多达300余人,但却无一人为贪官。一个家族村落,历经26世而清廉如昨,家族后裔无一名贪官,确实令人称奇。难道是这一方山水的哺育?还是这里淳朴民风的熏陶?如果说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,守住清廉相对容易一些,但在物质文化生活富足的今天,依然能清正廉洁,两袖清风,则是一种难能可贵。

   众所周知,世上最受重视的亲情,莫过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。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极具乡土情结的社会里,父母对儿女的爱更加没有保留,有些甚至到了溺爱、偏爱的程度。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官员即便自身正,但面对儿女亲情依然失去原则底线,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对儿子的溺爱就是典型,结局自然是父子双双走上法庭。家风向廉,则人初心向廉。领导干部能否管理教育好自己的家属、子女、亲戚,绝非是个人生活小事,而是关乎领导干部能否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、从政行为上的廉洁性、家风建设上的社会效应性的重要问题。看过《杨善洲》的同志应该都记得,杨善洲不利用自己权利为女儿办理农转非,调动工作,用最严格的标准给儿女上了一堂受益终身的家风课。虽然开始是女儿,但当前有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,都有家庭成员参与,有的是夫妻店,有的是父子兵,更有的是全家齐上阵,最终身败名裂,家族蒙羞。比如:这不仅警示我们,家风正,则党风正;家风不正,害人害己。家训族戒就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规矩,守规矩才能守住幸福。“全家腐必然全家哭”。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的这句反腐“名言”,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倚重物质享受、贪得无厌的不良家风对一个家庭、乃至家族带来的深深伤害。作为党员干部,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才能一身正气,坦荡为官、坦荡做人。焦裕禄、谷文昌、杨善洲等人守住了规矩意识,最终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点赞,而周永康、徐才厚、令计划、苏荣等人失去了规矩底线,自然就成为了反面典型,也失去了家庭幸福。

   家风正则国风正。《礼记·大学》有言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”,又言:“家齐而后国治;国治而后天下平”。可以这样说,没有好的家庭就不会有好的家风,没有好的家风就没有好的社会风气,没有好的社会风气就不会有一个国家的强盛,家风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存亡问题,家风正则国风正。以史明鉴,看看宋时的秦桧,生性贪婪,奢侈浮夸,家风不好导致继子秦熺仍不知悔改,追逐权势,为后人唾骂,其亦落得千古骂名;今天有令计划,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这种相互影响的力量是相当惊人的,正是由于家风不正,导致一人落马,全家遭殃。领导干部的清廉作风与家风是相辅相成的,好作风带出好家风,好家风又促进好作风养成。有句俗话叫:“上梁不正,下梁歪”,指修建房屋时,一开始房梁没安放好,直接影响后面的房屋修建,以致整个房屋不牢固,后用来比喻父辈没正确引导树立榜样,后辈也会跟着学坏。家风不正,必然导致工作作风不实,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,影响党的形象,带坏社会风气。

    淡泊名利,勿忘清廉传家。《曾国藩家书》里面写到“余以为名位太隆,常恐祖宗留贻之福自我一人享尽,故常将劳、谦、廉三字时时自惕,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,且即以自概耳”,古之名臣尚以淡泊名利、谦谨廉洁为传家之道,我们不更应该时常警醒,勿忘清廉传家的重要性吗?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。 家庭是拒腐防变的前沿关口,也是廉洁自律的重要防线。家庭可以助廉,也可以帮腐。助廉,则家风清正,幸福绵长;帮腐,则贪欲不止,全家生变,因此,请勿忘清廉传家。

   “家齐而后国治”。从张氏家族的家风家训中,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价值。在构建反腐败治本之策的过程中,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,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家风建设和教育,应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,也是营造“不想腐”的必然选择。无一名贪官的“张谷英村”,为做好这件事提供了生动样本。在对待儿女亲情上,几百年前的张谷英显示出了过人的理性和睿智。不仅对后辈的做人做事有明确的训诫,而且在廉洁方面也作了明确要求。

   当前,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,腐败和反腐败对垒呈胶着状态,腐败的存量仍然很大,增量也没有彻底遏制,反腐败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。形势决定任务,这些严重破坏政治生态的问题警醒我们,惩治腐败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,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目标坚决不能变,必须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,打“老虎”拍“苍蝇”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我们既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“治病树”、“正歪树”,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“四风”和腐败问题,遏制腐败增量,也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保持惩治腐败的力度和节奏,踩着不变的步伐,坚持有腐必反、有贪必肃,“拔烂树”、打“老虎”,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,做到抓小不放大、抓早也抓晚,惩防结合、标本兼治。当下,江西省委为深刻吸取苏荣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,彻底肃清苏荣等人腐败案件的毒害,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,从严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》,意见有20条硬性规定,对党员干部守纪律、讲规矩进行严格规范,条条都是硬杠杠,切中当下时弊!

   “戒贪忌”的告诫,让人感受到官员给予子女人格导向、精神慰藉的崇高精神力量,也让人们看到了好的家风、严的要求对家族延续的重要意义。“千金散尽终有时”,张谷英深深懂得这个道理,并用丰盈的精神之美感召后人,更值得今天的人们深入反思和学习!

作者:枫株湖73080 录入:枫株湖73080 来源:原创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写散文网(www.xiesanwen.com) ©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官方Q群417097576 站长QQ:591940392 粤ICP备15022419号-2
  • Powered by 写散文网! V4.0.6